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湖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全国名中医,湖南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主任医师、脾胃病科(消化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
医学博士,住院医师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通过对人体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集体的免疫机能,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我科通过对脾胃病证的临床实践,已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穴位敷贴治疗方法。如…
通过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长时间刺激,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我科开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经研究证明,穴位埋线疗法在改善溃疡性结肠…
该疗法药液输出自动控制,可通过遥控器进行远距离操作。工作压力恒定,根据病情状况,可随时调整工作压力。利用气压推进药液,使药液能够到达较深的病灶部位,达到药液保留灌肠效果。用于大肠炎性疾病:溃疡性肠炎、克隆氏病、结肠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及肠道功能性疾病:肠道易激综合症。我科结合中医辩证局部用药,用电脑灌肠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
运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人体经络穴位,从而调节神经肌肉组织的紧张度,促进周围血液循环,达到镇痛止痉、消炎消肿,促进组织再生的临床作用。我科用于急性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等有显著疗效。其中短效止腹痛有效率85%左右,尤其对于功能性胃肠病所致腹胀疗效显著,症状缓解率可达86%,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促进溃疡组织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腹泻有良好效果。我科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止痛及促愈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止泻、止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止痛有效率可达75%。
用保元肠疡灵冲剂内服、溃结宁膏穴位敷贴、中药辩证灌肠方灌肠分期分型处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率达80%以上。
来自永州的胡先生,因腹痛来我院就诊,完善了胃肠镜检查,肠镜提示结肠多发糜烂,病检未提示炎症性肠病相关表现,第一次大便检查没发现特殊情况,再次大便检查时,检验科的医生给管床医生打来电话,大便里面有肝吸虫的虫卵,再追问病人既往生活和饮食习惯,胡先生告知,他们当地有吃生鱼片的习惯,于是患者腹痛的原因便浮出水面,是由于肝吸虫病导致。令人惊讶的是,胡先生告知,当地有很多让感染了肝吸虫病,治疗肝吸虫的药物...
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全称“肝脂肪变性”,是指肝脏内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堆积超过正常比例(>5%)的病理状态。它是现代生活方式病中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因早期症状隐匿,被称为“无声的肝脏危机”,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脂肪肝的分类一、西医分为两类:1. 酒精性脂肪肝: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酒精直接损伤肝细胞,抑制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堆积,若持续饮酒,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2...
一、谷雨节气的特点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在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此时“雨生百谷”,气温回升加快,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是春季向夏季过渡的关键时期。自然界阳气升发渐旺,草木繁茂,但湿气渐重,易引发人体湿热内蕴、脾胃失调等问题。中医认为,谷雨养生应注重“健脾祛湿、疏肝利胆”,顺应气候特点调整生活方式。二、谷雨养生要点1. 饮食调理:健脾祛湿,清淡为主多吃祛湿食材:薏米、赤小豆、茯苓、...
在疾病的检查方法中,内镜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胃镜、肠镜、鼻镜、支气管镜等。那么,什么是内镜?做内镜痛不痛?今天我们请胸科医院的专家,来给大家讲一讲检查中的内镜!临床上用于检查和治疗的内镜主要分为两种: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这次主要讲常见的软式内镜。鼻咽喉镜●检查痛苦程度:★★★★★当鼻咽喉镜被插入到喉部时,是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身体会出于本能反应而产生恶心感,让人极度的不配合检查。可查疾病1、从...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是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促使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致使肝脏质地变硬形成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导致腹水生成。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除了配合医生治疗之外,饮食上应引起重视。一、日常饮食注意事项1.多样化饮食:多样化饮食有助于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饮食宜鲜、宜淡、宜暖、宜软,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禁烟酒。2.控制盐分和水摄...
强力健胃三穴位:上脘、中脘、下脘1.上脘穴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责门相对应,贲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在这个位置,对于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的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上脘穴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胃经别上通于心,而且穴位近心募,胃与心有直接联系,故上脘穴除用于改善胃部疾病外,还可用于由于神志不畅所导致的一些心身疾病。长期刺激...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