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ABC
时间:2016/07/27 15:33:18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有什么危害?怎样控制高血压?知道了这些,心脑血管病(中风、冠心病)就有可能远离你。很遗憾,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30.2%,治疗率仅24.7%,控制率更仅仅只有6.1%,如此低的“三率”,严重影响高血压的防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正常血压是指收缩压(高压)<120mmHg,且舒张压(低压)<80mmHg。在这个…
时间:2016/07/27 15:33:18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有什么危害?怎样控制高血压?知道了这些,心脑血管病(中风、冠心病)就有可能远离你。很遗憾,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30.2%,治疗率仅24.7%,控制率更仅仅只有6.1%,如此低的“三率”,严重影响高血压的防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正常血压是指收缩压(高压)<120mmHg,且舒张压(低压)<80mmHg。在这个…
时间:2016/07/27 15:31:56
细菌感染性疾病目前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抗生素的发明,使很多患者获得了挽救生命的机会。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临床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很多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大大下降,很多感染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抗生素尤如一把双刃剑,有些时候在“治病”的同时,也“致病”,有些强有力的抗生素如泰能、美平等,常常诱发真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而…
时间:2016/07/27 15:31:22
动脉硬化性疾病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此病的患病率也有增加的倾向。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居民的饮食组成不同可以影响其发病率。因此,饮食调养是预防动脉硬化的主要措施。1、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最好把这种平衡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就不仅要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强体力活动,加强能量消耗。2、重点减少食…
时间:2016/07/27 15:30:47
1.预防外感。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病菌等微生物复活繁衍的季节。由于这一时期气候干燥、风多雨少的气候特点,致使人体鼻黏膜过于干燥,鼻腔内毛细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直接影响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疾病有:流感、哮喘、甲型肝炎、流脑等。为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人们在春季应适当加强锻炼…
时间:2016/07/27 14:40:17
大部分中风患者在病程的中后期都会出现肩痛,而这类肩痛很难缓解,严重影响患者休息、训练。应该怎样去预防中风后肩痛呢? 首先,早期患者在保持仰卧位时,可以在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一拳高的软枕,垫高患侧肩胛骨,患侧掌心向上,手臂下方也可垫一个枕头,使患侧手臂比肩关节略高一些;当健侧在下侧卧位时,可以在患者胸前放一个枕头,患侧上肢…
时间:2016/07/27 14:38:36
高血压是中风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中风的发生率与血压的高低成正比。还有糖尿病、高血脂、长期吸烟、酗酒、肥胖(特别是肚子大的人),都容易促使中风发生。另外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所以,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有刚才讲到的危险因素的人,要注意防止中风。比如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戒烟、戒酒、降低血脂、控制体重,适当服些预防中风的药物…
时间:2016/07/27 14:38:04
收缩压(高压)≥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90mmHg,即为高血压。中风发生率与血压高低成正比。绝大部分病人高血压都是终身存在,因此,高血压病基本上要终身治疗,不规则、间断服药导致血压上下波动比单纯高血压危害更大。
时间:2016/07/27 14:37:33
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而对于中风专科的医生来说,特别强调“时间就是脑,时间就是疗效”。脑梗死后短时间内梗死灶中心区脑细胞就已坏死,而且不可能再生,那么医生的作用就在于挽救梗死中心区周围的脑细胞,这部分脑细胞只是暂时丧失功能,如能及时使梗阻血管再通,则可能复活,否则,也会死亡而不可复活。医生的…
时间:2016/07/27 14:36:55
张鹏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是一组以突发脑部出血及缺血而导致偏瘫、语言不利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我国城市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年死亡率和时间点患病率分别为219/10万、116/10万和719/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10万、142/10万和34/10万,…
时间:2016/07/27 12:00:53
香烟的危害人人都清楚,但是,由于生活工作压力,现代不少女性也逐渐加入吸烟的行列。吸烟对女性健康的伤害甚至比男性更加巨大,它会导致女性造成这9种严重伤害。一、可引起不孕吸烟可使卵子的受精能力降低,患不孕症的可能性高出2.7倍。如果丈夫也是吸烟者,情况会更加糟糕。因为吸烟可使精子量减少,活动能力降低,统计表明,吸烟夫妇不孕的可能…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