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了只有西药能治?看中医如何降压

发布日期:2024-05-31      作者:伍瑶       编辑:陈安妮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如何加强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和系统管理,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临床中,降压药是我们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手段,不过总会遇到服用西药治疗后血压达标、但仍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或对降压药不耐受的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减副增效”的作用。

患者周某,男,33岁,体型肥胖,因“发现血压升高1年余,控制不佳伴头痛1天”入院,患者1年余前自测血压发现有偏高(具体数值不详),未规律监测血压,未服药治疗,入院前1天因应酬熬夜后出现头痛头胀,以巅顶及前额明显,无言语不利及步态不稳,经休息后头痛无缓解,性情急躁,遂来我院就诊,测血压190/132(右上肢)、188/128(左上肢),诊断为“高血压危象”。患者面色潮红,痛苦表情,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入院后予以硝普钠降压,完善头部CT示头颅未见明显异常,1小时后患者血压控制在150/100mmHg左右,但仍头痛头胀难忍,结合患者四诊,该患者中医诊断为头痛 肝阳上亢证,即刻予针刺放血疗法(双耳尖、双轮四、双肝阳穴),数分钟后头痛头胀症状缓解大半,患者顿感惊奇,同时予以中药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症状全消,满意出院。

中医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风眩”、“眩晕”、“头痛”等范畴。高血压早期由于七情妄动伤肝,或饮食失节,脾胃乃伤,土壅木郁,引起肝郁化火,均可引起“肝热上冲”的现象(肝阳上亢),多见于中青年人。进而由于热灼阴液,或年老久病,肾水先亏,阴不潜阳,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乃亢”的证候(阴虚阳亢),阳亢甚者火动生风,成为“肝风”。“肝肾阴虚”日久阴损及阳,可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或“阳虚”,多见于高血压后期及老年人。高血压以阴虚阳亢为基本病机,以风、火、痰、瘀、虚为关键病理因素。

中医药在治疗1级低中危高血压、精神压力相关性高血压、肥胖性高血压,辅助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高血压急症”临床症状的改善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除了中药汤剂内服、放血疗法,还有中药代茶饮、中药足浴、药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治疗等方法。

我科开展了高血压专科门诊,面向广大高血压患者和怀疑高血压的患者,为每一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复查。

科室介绍:我院心血管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机构,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发挥中医药优势,配合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品质量、提升诊疗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