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种肠道肿瘤极易漏诊
时间:2023/07/21 11:03:03
近日,我院肛肠二科收治了一位中老年女性患者,患者自述肛门坠胀明显,伴有大便性状改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为解决这一困扰,患者特来我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及专科检查,建议患者行肠镜检查,肠镜下发现患者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病灶及结肠多枚息肉样改变。 何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老百姓更多了解的肠道疾病是肠息肉以及人人忌…
时间:2023/07/21 11:03:03
近日,我院肛肠二科收治了一位中老年女性患者,患者自述肛门坠胀明显,伴有大便性状改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为解决这一困扰,患者特来我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及专科检查,建议患者行肠镜检查,肠镜下发现患者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病灶及结肠多枚息肉样改变。 何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老百姓更多了解的肠道疾病是肠息肉以及人人忌…
时间:2023/05/17 11:08:11
大家便秘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吃泻药,通过药物改变大便性状方便解出。但服用泻药只是暂时辅助排便,不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属于“治标不治本”,且并非所有便秘都适用药物,明确便秘的原因很重要。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器质性便秘是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包括腹部手术导致肠粘连及不完全肠梗阻,肠道肿瘤或炎症…
时间:2023/04/25 16:56:05
肠道是最大的排毒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健康,直接影响人体的整个代谢系统,所以人们肠道:“肠常清,则人长寿”。肠道主要是消化食物,吸收食物,排泄食物的地方,可以说肠癌多是“吃”出来的。 这4种食物,尽量别吃肠道的健康,很重要的一环是来自于食物质量的高低,如果长期的进食一些垃圾食品,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食物,肠道自然而然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进食时应该注意避免放置时间过久,腐坏,辛辣,刺激性强,...
时间:2023/04/24 11:54:16
跟朋友聊天时候,他说单位查体时候大夫用把指头戳进了自己的“菊花”,一种前所未有的酸爽感让他很不自在,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检查。其实这样的检查方式叫做肛门指检。直肠指检又称“肛诊”。直肠指检对肛肠疾病的诊断率高达90%,痔疮、肛周脓肿、肛瘘、低位直肠癌等通过直肠指检一摸便知。 指检能检查出哪些疾病 01. 直肠癌。如果在进行肛门指检的时候手伸进到肛门里边会发现有肿块而且比较硬,表面也是高低不平的,仔...
时间:2023/02/21 15:49:13
“我就是有点便血,偶尔肚子疼,医生建议我做肠镜,有这个必要吗?”非常必要!今天就让专业的肛肠科医生为您答疑解惑吧。1. 什么是肠镜? 肠镜是一只细长可弯曲的内窥镜,直径大约1cm,经肛门循着“管道”(循腔)插入回盲部,甚至可至回肠末端,从肠腔内黏膜侧观察结直肠病变的直观而确切的方法。它可以完整清晰的将整个肠道内部情况观察清楚…
时间:2022/12/02 09:57:41
最近,科室接诊了一位王姓外卖小哥。他平素生活习惯不佳,长期为生活奔波劳累,年纪轻轻痔疮的出血症状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他长期便血以致头晕胸闷不适,但总觉得拖一拖,用用药就会好。直到行走百步就呼吸困难,不能工作的时候才被家属送来急诊。急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25g/L极危象血量,报告危急值,连输血科老师一看到这个结果都已随时为他…
时间:2022/07/29 09:00:37
随着大肠镜技术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做肠镜检查后发现自己患上了大肠黑变病。那么,究竟什么是大肠黑变病?大肠变黑是否就是大肠黑变病呢?大肠黑变病的诱因是什么呢?大肠黑变病如何确诊呢?大肠黑变病有什么风险呢?大肠黑变病是否可以治疗呢?下面,我们将从6个问题来读懂大肠黑变病。01什么是大肠黑变病?大肠黑变病(melanosi of large…
时间:2022/07/13 09:09:23
小时候,你是不是被妈妈吓唬过,不小心吃了西瓜子,肠子里面会长出西瓜苗......现实中,真的会有东西可以在我们的肠子里生根发芽吗? 近日,有一个小朋友由于经常便血,便时有一个粉红色小肉球脱出肛门外面,便后缩回肛门直肠而前往肛肠科就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肛门直肠指诊后怀疑小朋友的肠道可能长了息肉,就给小朋友安排了肠镜检查。 …
时间:2022/06/29 09:13:20
有多少人上完厕所后会回头看一眼大便?不要小瞧这个习惯哦,可能会帮你对某些疾病有一些提早的判断。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大便的冷知识——1.看颜色正常大便因为含尿胆原而呈现黄色或黄褐色,如果进食较多含绿色素丰富的蔬菜,大便会呈绿色;进食猪血、动物肝脏或含铁的食物及药物大便会呈黑色,如果没有吃这些食物大便偏黑小心消化道出血哦;大便颜…
时间:2022/06/08 11:25:29
息肉,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通俗讲就是空腔脏器里面长了肉疙瘩)。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以直肠部位发生最多,乙状结肠次之。发病年龄除家族性和幼年性息肉可见于青少年外,一般多见于50岁以后中老年,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属中医学“肠瘤”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由过食肥…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