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养正,温通护络——痛风患者的中医冬季养生之道
时间:2025/11/11 17:04:28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内敛,万物伏藏,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此时既是病情易反复的“考验期”,也是借势调养、固本培元的“黄金期”。中医认为,痛风的核心病机是湿热内蕴、痰瘀阻滞,而冬季寒邪易侵袭经络、凝滞气血,若养护不当,极易诱发关节肿痛。遵循“冬藏”之道,以温通、健脾、祛湿为核心,方能安然过冬,减少复发。冬季养生,首重“温阳避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而阳气是人体运化水湿、疏通经络的根本。痛风患者应格外注...
时间:2025/11/11 17:04:28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内敛,万物伏藏,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此时既是病情易反复的“考验期”,也是借势调养、固本培元的“黄金期”。中医认为,痛风的核心病机是湿热内蕴、痰瘀阻滞,而冬季寒邪易侵袭经络、凝滞气血,若养护不当,极易诱发关节肿痛。遵循“冬藏”之道,以温通、健脾、祛湿为核心,方能安然过冬,减少复发。冬季养生,首重“温阳避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而阳气是人体运化水湿、疏通经络的根本。痛风患者应格外注...
时间:2025/11/11 16:59:42
中医认为,眼睛并非孤立的器官,而是“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的全息缩影,《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肝开窍于目”,这是中医眼科的核心理论。意味着肝血的充盈和肝气的通达,是眼睛能够视物清晰、润泽有神的根本保证,肝就像身体的“血库”,负责将充足的血液和营养物质上输于目。而在数字时代,我们的眼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时间熬夜、情绪压抑,最易损伤肝血,导致肝火上炎或肝阴亏虚,这时,眼睛就会发出“警报”...
时间:2025/11/11 09:42:48
老年人常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即 “多重用药”)。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率高达70.8%,每日平均服用药物数量达8.6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9%,使得只占人口总数12%的老年患者,其总体药费却占全人口药费总支出的30%以上。如何科学管理用药、规避风险?这份指南带您精准避风险、守安全。什么是多重用药?多重用药:同一名患者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或过多数量的药物。通常将使...
时间:2025/11/10 15:13:03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翻身准备起床,突然一阵剧烈的天旋地转向我袭来,伴随恶心感,我立刻紧紧抓住床边,一动不敢动……几十秒后,眩晕才像潮水般退去。作为一名神经内科护士,我心里立刻有了判断:这八成是‘耳石症’找上门了。”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听起来陌生、但其实相当常见的疾病——耳石症。它不致命,但发作起来真的“要命”。一、耳石症到底是什么?您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内耳里一个微...
时间:2025/11/10 14:59:25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多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大便质地异常等排便功能障碍。在病房里,每天都会诊治许多因卧床不动而饱受腹胀便秘困扰的患者。不论是中风、术后恢复期还是长期慢性病患者,一旦长期卧床,肠道功能就会明显减弱,导致排便困难。这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中医腹部按摩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在促进肠...
时间:2025/11/06 17:20:12
45岁的王先生因持续酗酒多年,近日因暴饮暴食加剧了腹痛的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我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经过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病因可能与胆结石和酗酒有关。后来王先生经过禁食、静脉补液及抗炎药物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胰腺炎是一种由胰腺发炎引起的疾病,胰腺位于腹部,主要负责分泌消化酶和激素,如胰岛素。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病因多样,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正确了解胰腺炎的症状、原因...
时间:2025/11/06 17:15:39
45岁的李女士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感到上腹部不适,并且伴有食欲不振、乏力。一次她因突发便血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是由胃溃疡引起的出血。医生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溃疡位置较深,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及止血措施来控制病情。65岁的张先生由于长期患有肝硬化,最近突然出现呕血,呕吐物呈鲜红色,伴有恶心和头晕。经医院检查发现,张先生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大量出血。通过内镜检查,医生发现曲张的静脉血管破裂并进行止血治疗。消化...
时间:2025/11/06 14:51:25
立冬不仅是进补的时节,更是“养藏”的开始,重在补肾精、藏阳气、通经络。对于我们的“司令部”——大脑和神经系统而言,立冬带来的寒气最易损伤阳气,因为寒主收引,会使气血运行不畅。今天,神经内科医生为您送上一份“护脑”指南。 一、头号警报:严防“脑中风”(脑卒中)· 中医养生观: 冬季阳气内收,气血循环减缓,旧病易复发。养生关键在于“温通经络,益气活血”。· 养生方法:· 头部保暖,戴帽为佳: 中医认为“头为...
时间:2025/11/05 08:54:42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常潜伏于骶尾部皮肤之下,因其隐匿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被戏称为“隐形刺客”。尽管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可能早已悄然影响大家的生活。成因:为何毛发“潜入”皮肤?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窦道或囊肿,常位于骶尾部(尾骨上方、臀间沟附近),内部可能积聚毛发、皮屑或炎性渗出物。其病因学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1. 先天因素:部分学者认为,骶尾部藏...
时间:2025/11/05 08:48:20
肛周瘙痒症,是肛门周围皮肤发痒的常见“捣蛋鬼”。先别急着抓狂,一起来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症状、治疗妙招和日常注意事项,保证你也能轻松制服它! 成因:为啥“下面”老想挠?肛周瘙痒症可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坏事”,它其实是多种因素凑在一起“搞乱”的结果。原因复杂得像侦探小说,关键线索包括:1. 卫生问题:洗得太勤或太懒都可能惹麻烦。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残留肥皂或湿气让细菌趁虚而入;反之,粪便残留或...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